X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浏览   4 评论   0

家族办公室联盟

2020-08-26 16:53:15

转自:今日头条,李李公子 2020-01-21 21:14:03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文/李李公子


现在什么事情都流行“高配”。

手机要最好的配置、车要最好的配置……殊不知,真正智慧的人,过的都是“低配生活”。

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戏剧,不知不觉,人到中年,已经是人生过半。

经历了上半场的各种风风雨雨,来到人生中场,逐渐明白,所谓各种浮华名利,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。人生过半,简单、朴素,低配的生活,才是真正还原了生活的本质。

正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所说:“万物之始,大道至简”。

01 物质低配,使生活简单

《增广贤文》有云:广厦千间,夜眠仅需六尺;家财万贯,日食不过三餐。

人生过半,什么锦衣华服,什么饕餮盛宴,都看过、见过了。其实到头来,再富有的人,睡的也不过是一张床;再有钱的人,吃的也不过一日三餐。

对大部分人而言,物质的极大丰富,带来的不过是表面上的风光。却忽略了,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,也许只有那么三两样而已。

韩国有一档综艺节目叫《林中小屋》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《林中小屋》节目

主人公要在空旷田野里的一栋小木屋里居住,小木屋里没有电视、没有网络、没有手机,只有满足最基本生活所需的一副碗筷和两桶水。

主人公兴致冲冲地带了两大箱衣服和零食前往,到了门口,却被告知,除了真正需要的物品,其它的都放在门口,不允许带进小木屋内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粗茶淡饭,一日三餐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林中小屋的水需要自己去接山泉水

这,大概就是这个节目的真谛之所在,用最少的物质,过最简单的生活。有数据表明,我们每个人一生大约会拥有10000件左右的物品,但这其中只有20%是被使用过的,其余的8000件,其实根本就不需要。

我们生活中,是否也遇到过这种状况?拼命买衣服,经常穿的不过那简单的四、五件;看到打折的家居用品就买回家,结果却是放在角落蒙尘。

过多的物质,于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益处,反正会成为生活的累赘。为了获得不必要的物质,以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,我们终将只会成为物质的奴隶。

庄子在《逍遥游》中写道: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人生,不必再为了外表的光鲜、别人的评价而存在,从本心出发,从自我的需要出发,才会明白,懂得放弃,才会有所得到。

02 社交低配,使心灵平静

叔本华曾经非常赞赏作家柏那登·德·圣比埃的一句话:节制与人交往,会使我们心灵平静。

人生中场,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呼朋引伴、觥筹交错的社交场合,毫无质量的人际交往,只会让我们浮躁而庸碌。

清茶,两盏即可;好友,二三足矣。

著名主持人汪涵,多年来都不爱接触电子产品。即使在智能手机几乎成为标配的今天,他的微信好友却只有很少的人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汪涵

就连他最爱的徒弟钱枫都曾经吐槽过,涵哥居然把我从微信好友里面删除了。结果汪涵慢悠悠地回答,这有什么,范冰冰、陈坤这些大明星,我也一样删除了。

汪涵说:“当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,我就觉得有些可怕了,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,全部删掉。”对朋友圈人数过多感到“可怕”,是一种非常敏锐的自省能力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当我们面对不断增长的所谓“朋友”的数量时,扪心自问,我真的需要认识这么多人吗?我们平常真的有交往吗?他们只是让我看起来以为自己社交圈很广泛,还是真正深交的朋友呢?

李嘉诚曾经说过,放弃无用的社交,提升自己,你的世界才能更大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李嘉诚

朋友从来无需多,因为这世上锦上添花者众,真正能做到雪中送炭者却寥寥无几。

与其期待通过无限扩大的朋友圈来实现自己人生境遇的转变,倒不如静下心来,好好过自己的日子,发展自己的爱好,提升自己的视野。

陶渊明在《陋室铭》中写道,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……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”。能够修炼自己的德行,做到品质高洁,自然会吸引到真正有益的、值得细致耕耘的友情。

正所谓,你若盛开,清风自来;你若精彩,天自安排。

03 生活低配,使人生淡然

作家冰心曾说过,凡事顺其自然,凡事不可强求。淡然的面对,坦然的渡过,一切本是身外之物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冰心

顺其自然,便是生活中的低配。以一种淡泊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,不再去强求不可得的事物,不再去强求不属于你之人,这样才不会让心灵陷入跌宕起伏的漩涡,从而获得宁静和强大的力量。

我们都知道古代诗人苏轼是一个大文豪,却鲜有人知道,他其实也是一介官员。他年仅二十二岁的时候进京赶考,就跟父亲和兄长三人同中进士,是有名的“一门三进士”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可惜,他虽然才华横溢,仕途却是一片坎坷。做官之后,因为政治斗争,他一生中三次被贬,第三次甚至被贬到了当时极其荒凉之地海南儋州。

苏轼虽然在仕途上难以施展抱负,可他并没有在这条路上钻牛角尖,也没有强求一定要回京做官,而是淡泊名利、随遇而安。

他转而将目光投向诗词创作,在他被贬的每个地方,都写了下流传百世的经典诗句,尤其在儋州,他还开办学堂,启迪民智,开文化之先气,被尊为儋州的“孔子”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苏轼是儋州的文化名片

直到今天,我们读苏轼的诗词,“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,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、“及至到来无一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”,其顺其自然、胸怀坦荡的淡然之气依然扑面而来。

试想,如若当初的苏轼被做官的欲望所纠缠,将所有心力耗费于此,也许今天的我们就不会认识诗人苏轼,只不过多了一个岌岌无名的官员而已。

命运给了什么,就勇敢接受什么,要相信,人生一切皆自有分晓。若此事如你所愿,是生活的馈赠;若此事未如你所愿,不过是冥冥之中另有安排。

刘嘉玲曾经在人生最黑暗的时期去向林青霞请教,林青霞说,自己因缘际会认识了圣严法师,圣严法师曾赠予她十二个字,让她获益终生,她也将这十二个字转送给了刘嘉玲。

这十二个个字就是“面对它、接受它、处理它,放下它”。

我们终究会明白,“放下”二字远比“拿起”要更艰难,却也更有智慧。

04 低配人生,高贵精神

低配人生,低的是物质、是社交、是生活的欲望。它不是叫我们吃糠咽菜,刻意去过苦行僧的生活,而是一种更为踏实、豁达的生活理念。

人生中场,经历过前半生的种种,已然参悟生活的真相,懂得不必再为身外之事所扰,而该将人生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,拓展生命的厚度。

生活可以低配,但精神却应当高贵。懂得低配生活的人,才是真正领悟生活的人,他们有着更丰富、更自律的精神世界。

胡适先生生活简朴,饮食也不讲究,但他的一生潜心学问、诲人不倦,堪称时代的大师;杨绛先生淡泊名利,从不接受记者采访,深居简出,笔耕不辍,投身于慈善事业,设立“好读书”奖学金,为读不起书的孩子提供帮助。

人生中场,请过低配生活

胡适

他们,过着低配的生活,却滋养出高贵的精神,精神高贵,并非名人大家的专利,普通人同样如此。愿你我都能在低配的土壤里,催生出一朵朵精神高贵的花,迎风摇曳,绽放芳华。


丨作者:李李公子,自由撰稿人。八卦情感,阅读人生,与你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分爱恨。

标签: 教育培训 文化体育 咨询传媒

暂无评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