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族财富传承的过程中,人们往往遭遇着这样一个魔咒“家无三代福”。一份来自康奈尔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,在美国,仅有13%的家族企业能够顺利传承到第二代手中,而到第三代仍幸存的概率仅为3%。
在我国,随着高净值人群日益增多,第一批创富者们大多已进入50岁以上阶段,家族财富传承的需求剧增,但其同样也面临上述问题,即如何有效完成财富传承,如何进行财富的保值、增值?
今天,生财君将为大家解密家族财富传承的“六大资本”,了解并熟稔了这些资本后,方可进一步采取建设性行动。
“根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理论成果,家族传承涉及六个维度,即产业资本、金融资本、人力资本、家族资本、社会资本和智慧资本。”中国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,前两项为有形资本,后四项为无形资本,它们共同决定了家族财富传承能否成功。
“产业资本”是指家族核心实业公司的股权,通常表现为家族创办公司的控股股权。哈佛商学院家族企业课程主任John Davis曾对1982年至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上榜家族进行了深入研究,他发现,在30年间320个上榜家族中,只有103个家族始终保留在榜上,而持续上榜的103个家族比所有上榜的家族拥有企业的比例高出24%。John Davis进一步指出,产业资本,即企业,是超高净值家族财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“金融资本”,是指家族所拥有的流动性或非流动性金融资产,包括各种资产类别,如现金、股票、债券、股权(特指非家族核心公司的股权)、基金、另类投资、实物资产等。金融资本主要来自家族对实业公司股权的分红、部分减持或全部出售。
“人力资本”则着眼于家族成员个体,是指附着于家族成员个体身上的素质与能力,如技能、情商、内驱力、领导力、心理素质、承压能力等。影响一个家族人力资本的要素包括家族成员的人数、寿命、教育程度、身心健康等。
“家族资本”着眼于不同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,是指家族成员之间及家族整体的和谐、团结以及凝聚力。正向的家族资本能够增加家族财富,负向的家族资本却能够摧毁家族财富。因此,公平有效的家族治理十分必要,它能够通过规范家族成员个体在家族中的权利和义务,有效避免绝大多数的家族纷争。
“社会资本”着眼于家族与外部世界的关系,是指家族所拥有的社会关系、人脉网络以及声誉信誉的总和。近十年来,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快速发展,其中,民营企业家起到了重要作用。通过履行社会责任,企业获得了公众的青睐与认可,通过回报社会,家族也能够获得社会各家的支持。因此,公益慈善事业的规划能力已逐渐成为高净值人士,尤其是超高净值人士在选择财富管理机构的重要标准之一。
“智慧资本”是根植于家族成员头脑中的内隐知识、经验和信念,它能够引领家族在关键时期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“一些人过于注重有形资本,却忽视了无形资本,殊不知,无形资本才是家族财富的活水源泉。”上述负责人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