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疫情期间,企业复工需怎么做?
“工资发或不发,他就在这里,不离不弃”
老板和员工最关心的问题:工资怎么给?停工停产的公司,若是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,应按劳动合同发标准工资,如超过一个周期,看具体情况按当地最低工资或生活费的标准发放。关于是否调整薪酬、轮岗轮休、缩短工时,要看劳动合同并且需要与员工协商。若员工被隔离,隔离期间不能算旷工或解除劳动关系。对于被确诊员工,工资需要按照医疗期的规定发放;并且公司不可以拒绝聘用痊愈的人员。除劳动报酬之外,企业还需考虑除复工前的准备工作:基础防护设备是否齐全、工伤保险是否提供了充足的保障、用人是否合规、岗前培训是否到位。若上下游在海外或者自己在海外有分公司的,企业还需关注海外的劳动法,因欧洲和北美工会的势力强大,海外复工可能会有更多困难。
“疫情算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吗?”
从本质来看,这次疫情是不可预见,医学上不能克服,也不能避免的,属于不可抗力;但是对于想用“不可抗力”维权的企业,需要自行证明疫情和不能履行合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,而且合同是全部不能履行,部分不能履行,还是仅仅不能如期履行,也决定了最终免责的多少。并且,疫情需要发生在合同签订后,合同履行完毕前,不可抗力条款才生效。企业在疫情发生后有没有主动行动来降低违约的损失(例如及时通知上下游),也会影响维权的结果。
二、目前的状况,企业应该如何应对?
“一个浪来了,谁过得了,谁过不了,就是看基本面的业务风险的处理。”
首先,企业需要监视资金流。“疫情+春节”让各企业的现金流骤然吃紧,特别是在餐饮业的企业;很多大牛像海底捞和西贝莜面村,称现金流只能撑3个月。从长远来看,企业需要去做好现金流管理,以备不时之需。其次,需要监视并处理合同和业务上的风险点,例如是业务与生产线是否需要重整、是否合规用人,防止复工后出现风险事件雪上加霜。除此外,财务数据的规范增加企业融资弹性和对现金流安排有极大的帮助;如果企业因税务不规范而不上市,他的融资渠道也因此减少;在发生疫情或其他类似事件后,企业就少了一根救命的稻草。股权结构的合理和清晰也是打通银行融资渠道的关键。最后杨老师还说企业主需关注如何将企业资产和家庭资产的隔离,做替代收入的安排,期间会涉及到保险类似医疗险和人寿保险、还有其他资产配置安排。
以上就是杨老师直播课的第一部分,第二部分将会在明天发出。请保持关注哦!如果对杨老师讲的内容有疑问,欢迎随时向我们提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