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非常荣幸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投资感受,我来这里更大的一个目的,是向80后和90后学习的。
现在是一个融资的好时机,因为我们赚了很多钱,资本是很充足的,很有效率的,因为这里有钱赚,因为这里有机会。
错失两个半公司
老板的风格是可以不同的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,也有一些不怎么爱说的,也很有人格魅力,关键是要打胜仗,你就有凝聚力。乔布斯有一个眼睛是有雷达的,能把笨蛋找出来的,当场就骂你,让你辞职。
但是他凝聚力超强,因为他不断打胜仗,不断出好产品。
如何打造行业第一品牌?
很多品类的机会要做第一,要迅速做大,第一伟大的公司要从好名字开始,名字要取对,360感觉很接地气,一下子就上去了。还有土豆,你的名字要取的简单,容易记,比如说三只松鼠节特别好记。
第二,打品牌要舍得花钱,要持续投放,最厉害是我们投了的赶集,做了一个小毛驴,请了姚晨,央视轰炸,地铁轰炸,这一招还是很厉害的。现在还有一个地方就是视频,你要有“三个一”,一句打动人心的话,还有一幅画,还有15秒的电视广告。
现在还要有视频,现在85后和90后,只靠照片和文字刺激不了他的购物欲望,还要拍视频,有人物,有爱,有产品,还要搞笑,所以把视频做到极致,也是你的核心竞争力,广告都可以省很多钱。
还有就是下三线城市,到农村去刷墙,三线四线城市只有一个广告,市中心就只有一个,所有商业都在那,只要在那里架一个广告牌,京东架了130个。还有地推,小公司没有钱的时候,这招很管用。
移动互联网更残酷,一旦下载就是你的,但是必须要用得很好。一旦下载他,他用得开心,不断加东西,让他的频次增加的,你赚的钱是非常合算。如果一年来三次,你要赶快获取他,因为将来会越来越贵。
我们每年会带领投资团队拿三天时间做投资复盘,事后来看经验教训,投过的是否与当初的预期相符,没投的那些公司发展怎样,有没有特别后悔的案子。
我们有两个半后悔的案子
第一个是七天连锁酒店
其实当时也怪我啦,我很喜欢郑南雁,也很喜欢这个行业,只是当时要价5000万美金,我们觉得有点贵,我们当时很喜欢negotiate的,后来我们也总结经验,不要太negotiate,如果公司失败,价格不重要,反正打水漂了;如果公司成功,4000万和5000万差别很小。觉得行业好就投,觉得创始人好就拿下,价格不是那么重要。”
第二个是德邦物流
当时两个因素没有投,一个是当时公司不赚钱、第二是当时正赶上公司员工罢工。我们当时把员工罢工看得非常重,其实现在看来,真是不是那么重要。崔维星和我是中欧总裁班同学,后来我再见到崔维星都会看玩笑说,我要把你的照片挂在办公室,时时提醒我是怎样把你的公司miss掉的。
当时只看树木不见森林,不晓得做物流最关键的是网络,布局网络的时候不赚钱是很赚钱的,等做到规模就赚钱了。
还有半个就是凡客
当时也是觉得贵,所以没投。凡客现在很难下结论,所以我们现在把它作为半个看。
看到品类来临时,要迅速舍命狂奔
做了20年,我最大的感受我们真的是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。有的时候运气很重要,要成功除了聪明、勤奋,运气很重要的,你要成为站在台风口上的猪。
中国这个时代人口的红利,创业的激情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,中国还有很多创造行业第一品牌的机会。今天我的主题发言叫GET BIG FAST。
你要做一个细分市场,第一,现在很多创业者经营一个小的公司,你做任何的公司可能巨头都在做了,你怎么在竞争充分和剧烈市场迅速做大?要聚焦一个特别细分的市场。
我们观察,一个人做品类的开创者是非常重要的,比如说大众点评。所有行业的第一都是有共同的特点,他们都是这个品类的先行者,甚至是开创者,所以时间是你的朋友,赶快先做。就是在互联网时代,先行者是非常巨大的,传播成本比较低。
第二,我也不知道做什么,有一个人已经做了一样东西,你要跟他做不完全一样的东西。乔布斯做手机的时候,诺基亚已经很强大,乔布斯经常看到自己的手,他在想可以用手指输入,这就是创新,还有微创新也是很管用。
当你看到一个品类来临的时候,你要迅速舍命狂奔,你的市场占有率要在30%以上才安全的,你要迅速跑,不要顾及利润和投资回报,你要迅速得到用户,最主要的是你的用户成长的数量,不是你的收入。
我们第一次见到京东老刘,销售收入5千万,一分钱广告不打,每个月比上个月成长10%,这说明生意模式对了。
第二,这个人很诚信,他说要200万美金,我说200万美金,因为要打品牌,我们给他1000万美金,他拿到我们的钱就去扩品类,要买百度的关键词,要在电视上打广告,最重要的是要用户重复购买,对你有认知,频次是非常关键的,频次的决定是你的产品丰富不丰富。
老刘当时是做DIY,频次变得非常丰富,来的次数就多了。
还有第二点,当时看用户的投入,70%的投入都是对配送不满意,货丢了,就用直接物流,那个时候打击压力非常大,我们每去一个城市都要有两辆车,十来个人,每天都是亏钱的,2000单才不亏钱,那个时候一直过桥贷款,在初期阶段看到品类来临的时候,你要一直往前冲。
那个时候我们拿出18%期权的人,有能力的人不会帮小公司打工,这个其他就是要靠期权吸引,当时我们拿了18个点,那个时候不看利润,5年之后才看利润。在小公司不要跟别人比,人家的钱多,什么都有,但是时间很重要。我们跟出租车司机聊,都在抢客户的时候,我有一个杀手锏,小米手机输入特别快,你把每一个产品做到极致就可以了。
比如说京东的送货速度很快。
我自己觉得,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,创始人一定要花很多时间聚焦用户洞察和产品体验,这里面最值得学习的公司是马化腾,就是用户体验和产品体验抓在手上,其他都下放了。
他们两个部门同时做微信的,就是张总把小马哥拉进来,不断地提意见,所以他做得很好,每天工作很长时间,大部分时间在网上跟用户互动,每个月要跟踪100个人,要找到他们的生活动态,所以腾讯超好用,做产品特别能抓住重点。
京东的老刘,很多细节都是他想到的。刚开始没有很强大的物流配送,货物下单之后,老刘给大家发一个短信,三次呵护让你很放心,每一次短信都是一次广告,他还给你反馈,给你出主意,用户跟粉丝互动是非常重要的,老板要花很长的时间在里面。
还有松鼠的老爹,每天早上醒来只看两件事,早上起来看用户评价,第二看销售排名,把这件事抓住,也不用整天去选址,给员工打鸡肉,这些都不用了。
创始人团队,一个是产品导向,一个是消费导向,我愿意选择产品导向,消费导向可以学,可以招人。华为、阿里都是请人来的,产品导向是要有天赋的。
创业者要勇于孤独勇于伟大
下面讲融资,融资要快,金额要大,京东要200万,给了1000万,06年投完以后,07年成长特别快,08年没有钱了,那个时候金融危机来了,老刘见了20、30个人,都不给他钱,他们都说这家公司的毛利很低,当时我们是说这个公司请了顾问给我们做价2亿美元,没有人要,一个亿都没有人要,结果到了8千万没有人要,后来6500万,我们要了。
等握手,又来了一个美国老板,现在是互联网的低潮,说3000万,那次真的把老刘吓到了,一松手这个公司可能就完蛋了。小米融了很多钱,因为价格战不可避免,最后还是要充足的资本。
最后我觉得对大家的希望,既然创业是很艰苦的活,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,既然这样你就去创新,做细分市场第一,你去创造品类,不要害怕失败,创业者本来就是孤独的,所以你们要勇于孤独,勇于伟大。